温室粉虱是我国北方保护地蔬菜栽培生产中的主要害虫,温室粉虱大多都是温室白粉虱,发生严重,不仅直接为害蔬菜,还会传播番茄病毒病等多种病害发生。丽蚜小蜂是温室粉虱的主要天敌,试验证明,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是当前比较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。 1、释放前准备 (1) 悬挂黄板。一般按每亩20片的标准悬挂,目的是监测白粉虱虫口密度。 (2) 安装防虫网。大棚上下放风口和气窗安装60目防虫网,防止粉虱... 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,是理想的生物防治技术,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。丽蚜小蜂是世界广泛商业化的用于控制温室作物粉虱的寄生蜂,是粉虱类害虫的专性寄生性天敌。丽蚜小蜂是膜翅目,蚜小蜂科,恩蚜小蜂属的一种昆虫。雌虫体长约0.6毫米,宽0.3毫米。头部深褐色,胸部黑色,腹部黄色,并有光泽。其末端有延伸较长的产卵器,足为棕黄色。翅无色透明,翅展1.5毫米。触角8节,长0.5毫米,淡褐色。雄蜂较少见,其... |
防治白粉虱的丽蚜小蜂 二维码
301
说起白粉虱,相信很多农户都是非常厌烦的,因为这种小白蛾子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,但是造成的危害确实不小。无论是种植黄瓜的,还是种植番茄的、药材、烟草的,白粉虱总会很自觉地找上门来。白粉虱不仅危害很大,还很难治。很多农户明明已经打了农药,但是自己的植株还是长势不好,饱受病虫害的侵蚀。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白粉虱。 什么是白粉虱?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。属半翅目粉虱科。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,我国各地均有发生,是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。 寄主范围广,蔬菜中的黄瓜、菜豆、茄子、番茄、辣椒、冬瓜、豆类、莴苣以及白菜、芹菜、大葱.牡丹花等都能受其为害,还能危害花卉、果树、药材、牧草、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。 1、成虫 体长1.0~1.5mm,淡黄色。翅面覆盖白色蜡粉, 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,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,翅脉简单,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。 2、卵 长约0.2mm,侧面观长椭圆形,基部有卵柄, 柄长0.02mm,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。初产孵淡绿色,表面覆有蜡粉,尔后渐变褐色,由浅褐变成深褐色,孵化前呈黑紫色。 3、若虫 1龄若虫体长约0.29mm,长椭圆形,淡黄色。2龄若虫约0.37mm,1~2龄若虫可以活动,3龄若虫约0.51mm,淡绿色或黄绿色,足和触角退化,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,4龄若虫又称为蛹,体长0.7~0.8mm,椭圆形,4龄初时体扁平,逐渐加厚,中央略高,颜色变深,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,体侧有刺,羽化前期可以看到成虫的一对红色复眼。 白粉虱的危害 南方部分地区发生,北方地区广泛分布,危害保护地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,在冬季露地条件下不能存活,主要在温室的蔬菜寄主上繁殖危害,无滞育或休眠现象。 白粉虱的若虫、蛹和成虫均刺吸植物汁液,群集寄主,大量吸食植物营养,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,同时分泌的大量蜜露,极易引起煤污病的发生,煤污病不但妨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,而且污染植株和果实,降低产量和品质。 另外,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,引发病毒病。目前,化学农药在白粉虱防治中仍占较大比重,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环境保护、食品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和严格,研究和应用生态控制、生物防治技术消灭和限制白粉虱危害蔬菜是重中之重。 近年来,我国白粉虱有爆发之势,由于其体被蜡质,世代重叠,繁殖速度快,化学农药难于防治,目前又对许多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,而且白粉虱的发生常来势很猛,农民极易滥用化学农药,从而造成恶性循环,使抗药性迅速增强。同时,在陆地蔬菜滥用化学农药也杀伤了天敌,降低了自然控制的能力。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是白粉虱的有效天敌,许多国家通过释放丽蚜小蜂,并配合使用高效、低毒、对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,有效地控制白粉虱的发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