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粉虱是我国北方保护地蔬菜栽培生产中的主要害虫,温室粉虱大多都是温室白粉虱,发生严重,不仅直接为害蔬菜,还会传播番茄病毒病等多种病害发生。丽蚜小蜂是温室粉虱的主要天敌,试验证明,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是当前比较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。 1、释放前准备 (1) 悬挂黄板。一般按每亩20片的标准悬挂,目的是监测白粉虱虫口密度。 (2) 安装防虫网。大棚上下放风口和气窗安装60目防虫网,防止粉虱... 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,是理想的生物防治技术,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。丽蚜小蜂是世界广泛商业化的用于控制温室作物粉虱的寄生蜂,是粉虱类害虫的专性寄生性天敌。丽蚜小蜂是膜翅目,蚜小蜂科,恩蚜小蜂属的一种昆虫。雌虫体长约0.6毫米,宽0.3毫米。头部深褐色,胸部黑色,腹部黄色,并有光泽。其末端有延伸较长的产卵器,足为棕黄色。翅无色透明,翅展1.5毫米。触角8节,长0.5毫米,淡褐色。雄蜂较少见,其... |
绿色防控丨熊蜂和捕食螨有妙用 二维码
79
近年来,我国设施果蔬产业发展迅速,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很多地区连年重茬,致使土壤连作障碍、设施果蔬病虫害严重发生。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,一些农户片面追求产量与效益,盲目使用农药,虽对病虫害防治、保产增效起到了一定效果,但同时也杀死了害虫天敌,使有害病虫产生了抗药性,破坏了生态平衡,也造成农药残留超标,危害人类健康,这使得绿色防控迫在眉睫。 深秋时节,树叶开始变黄并且随风飘落,天气逐渐变冷,而有的果蔬大棚里却是盎然春色,勤劳的熊蜂在花间飞舞授粉。一畦畦番茄、黄瓜,绿叶、红果、黄花相互映衬,黄板、蓝板、捕食螨点缀其间。 其实您看到的这是绿色防控技术基地的景象,他们在病虫害防治中使用生物天敌、生物农药、理化诱控、授粉昆虫、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。 授粉熊蜂 熊蜂授粉因省工、省力、高效、无公害等优势而逐渐被菜农认知和使用。使用熊蜂授粉可以改善果型,提高果实的经济产量,同时可以为特殊气味作物授粉,再者熊蜂适应力强,使用熊蜂授粉简便易行,能大大减少授粉(蘸花)用工。 其实,熊蜂授粉也是常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。使用熊蜂授粉不仅能提高产量、改善品质,更重要的是能有效降低灰霉病的发生,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农药残留,是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措施。 熊蜂就像记者一样充当媒介。它既干绿色防控的活儿,又是绿色防控的“形象代言人”。用熊蜂授粉,可使农民减少化学农药和激素用量,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。重要的是,熊蜂对农药十分敏感,温室、大棚里只要有熊蜂,就知道这里很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。所以熊蜂也成了绿色防控技术的“监督员”。 捕食螨 温室果蔬种植过程中有一种非常难缠的虫害:红蜘蛛。棚友们都知道,红蜘蛛一旦发生,想要彻底根治很麻烦。如今市场上有很多治疗红蜘蛛的药剂,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,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—捕食螨防治红蜘蛛。 捕食螨,一种可以吃红蜘蛛的螨虫。红蜘蛛和捕食螨同属螨类大家族,而且捕食螨比红蜘蛛体型小,但它却是红蜘蛛的天敌。捕食螨这个挑食的小家伙只吃肉,不吃素。 一般的化学药剂在防治红蜘蛛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成虫的灭杀,还要考虑卵的灭杀。甚至为了保证果蔬不产生抗药性,需要多种药剂轮换使用。 但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却不需要考虑这么多,它不仅可以吃成虫,还可以吃虫卵,并且不用考虑抗药性这个大麻烦,可谓一举三得。 除此之外,捕食螨还是个大胃王,一只捕食螨一天能取食6只红蜘蛛,一生能捕食300-500只红蜘蛛。 红蜘蛛和植物叶螨是捕食螨的优选食物,但是当温室大棚里没有红蜘蛛和植物叶螨的时候,蓟马和白粉虱也是它钟爱的食物。因此,在温室果蔬生产中,捕食螨是一种效果很好的生物防治手段。不仅无残留、无毒副作用、无抗药性,还能兼治多种虫害,安全高效。 上面着重介绍了熊蜂和捕食螨两个代表性的绿色防控产品,其实绿色防控技术可谓是丰富多彩。比如:丽蚜小蜂,瓢虫,赤眼蜂,太阳能杀虫灯等。
文章分类:
技术文章-捕食螨
|